前幾日聊起了體罰這件事。
在我那個年代(哪個?),體罰算是家常便飯,比賽結果不如預期(常常是打贏也要罰),或是操行有問題,幾十圈操場、幾千幾萬下跳繩也不過是一片蛋糕,因此當時我們同期的選手們耐力都算非常的好。
所以,體罰是有用的嗎?
就我的經驗來看,體罰的結果大概分成兩種狀況,一是怎麼罰都不怕,體力越來越好,表現卻越來越差,另一是因為太害怕而有了陰影,從今只要想到要做體能就大大的抗拒,結果可想而知。
在這之中,能撐下來又走出自己一條路的只有少少一部份,亞洲國家普遍存在著的狀況便是出了許多兒童、青少年天才,但成年後卻開始走下坡,我個人認為與體罰有蠻大的關係,畢竟是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制式下環境成長,當然成年後個個脫韁野馬似的趕進度補上自以爲錯過的美好自由人生,但過了一陣子後終究對抗不了根深蒂固的奴性,開始感到迷惘,不知何去何從。
其實處罰是一門學問,如何賞罰分明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賞要賞到心裡去,罰要罰到骨子裡才有效果,才能有感,所以團體體罰恐怕是最沒效果的方式了,畢竟每個人都是個體,都有自己的style,沒辦法像機器人一樣輸入程式就執行,但這也是其有趣之處啊!
體能應該是要訓練,不是處罰,兩件事要分開來看較好,尊重體能教練的專業,幫助選手打好基礎,而處罰應該要先從心裡層面著手,先釐清處罰的目的為何,再就不同狀況以不同方式執行,效果應該會好很多。
我知道有很多的教練都認為體罰真的有效果,但,抗生素跟類固醇也很有效果,但長期服用呢?
我想,能夠讓選手、孩子們自律,自我訓練才是最終目標吧!
但,知易行難,我也常常會為了這動怒,可以想像帶眾多選手的教練有多麼心力交瘁,辛苦了,我們一起往這方向努力吧!
圖為前兩天boys寫給教練的信